來源:樂山日報
綠色發展既是國家的事,更是企業的事。石化企業更應該走在綠色發展的前端,加入到石化行業“綠色發展”行動隊中,做綠色發展的宣傳員、教導員和監督員。福華通達從農化園區的規劃設計到生產過程和產品,都始終秉承“綠色發展”理念,始終堅持清潔生產,克服種種困難,實現了穩健發展。綠色發展既要算好經濟賬,更要算好社會賬。環保投入不能只看成是企業的負擔,企業不能只算短期賬、經濟賬,還要算長期賬和社會賬。綠色發展是高投入、多收益的發展。福華通達堅持“絕不在環保上省一分錢”的環保理念,在環保上投入近4.9億元,主要用于生產裝置、技術研發等方面。這樣的投入,為福華帶來了豐厚的回報。福華自主研發的環保技術可直接降低成本3億多元,實現銷售收入5個多億??梢哉f,環保成了福華重要的一個盈利點。同時,福華一直堅持循環經濟發展模式,形成以碳、氯、氫、磷、鈉等元素的循環利用鏈,熱能利用形成梯級式的四級利用,廢棄物和副產物都得到了資源化利用。福華“草甘膦母液資源化分級回收項目”是工信部批準的清潔生產示范項目。同時,福華被評為中國綠色環保示范企業和四川省循環經濟示范企業。福華用實際行動證明了,綠色發展既能讓企業收獲經濟效益,又能收獲社會效益。
綠色發展既要高標準,更要高水平。綠色發展是一種高層次的發展,既要有嚴格的制度作為保障,又要有創新作為支撐。國家陸續出臺《水十條》、《大氣十條》、《土十條》等法規和環保政策,就是要倒逼企業改革和轉型。不改革,不轉型,企業發展就一定沒有出路。嚴格的環保政策,要求企業必須樹立更高的標準。在此基礎上,創新將是企業未來發展最大的驅動力。一直以來,福華高度重視創新工作,在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方面做了一些探索。福華建立了四川省草甘膦清潔生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、四川省工程技術中心和環保研究所,組建了一支100多人的專業科研隊伍,投入了價值上億元的科研設備。福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行研發,向國際領先的技術水平看齊,在產品工藝技術優化、廢水廢氣和廢液的處理、新型環保技術開發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科研成果。今年6月,福華的“甘氨酸法草甘膦循環技術開發及產業化應用研究”項目順利通過科技成果鑒定,該技術被認為是處于國際領先水平。
福華的工藝技術及產品研發,同樣是基于綠色發展理念,符合循環經濟發展模式。在工藝設計的最初階段,福華就充分考慮了項目前端的投入成本,過程中的連續化生產,以及后端副產物、廢棄物的資源化處理,大大提升了裝置的使用率和資源的利用率,減少了廢棄物的排放,極大地提升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。
同時,福華與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所、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、四川大學等科研機構共建“產學研”創新平臺,并與孟山都、拜耳等國際農化巨頭進行溝通合作,創新平臺更加趨于國際化。
在模式創新方面,福華提出“1+6+X”綠色全流程生態產品戰略,涵蓋從研發到生產再到銷售的各個環節。草甘膦是福華的一個制造平臺和渠道載體。在制造端,福華自主研發一系列高效的除草劑、殺菌劑產品;而在市場端,采用輕資產管理模式,通過自主研發、合作研發及購買等方式,根據市場需求進行劑型的開發,并以“雙品牌、主副品牌”的營銷策略滿足客戶需求,實現福華“成為世界級現代農業綜合方案提供者”這一宏大愿景。
綠色發展既要獨立自主,更要開放合作,綠色發展絕對不是關起門來自己發展。福華在四川樂山擁有3000畝的制造基地,A區全部建成投產,福華擁有了位居世界第二的草甘膦生產能力;B區從2012年開始建設至今,11個項目陸續建成投產,即使在經濟形勢嚴峻的2015年,福華的建設一直沒有停下來,這讓很多來福華考察調研的領導和客戶充滿了信心。目前,福華正在籌備規劃C區建設,打造垂直循環一體化的制造模式。這是福華對“筑巢引鳳、騰籠換鳥”開放合作理念的一次探索。福華垂直循環一體化的制造模式,就是利用循環綠色制造的理念,科學、合理分析西南地區的化學元素構成,從最基礎的化工原料到高端的化工產品,配置生產高附加值的產品,構建成一個以除草劑及復配產品為主的產業圈,輔以化工中間體、醫藥中間體,及相關產品鏈形成的綠色化工發展產業集群。通過技術創新、以輕資產模式運作園區,將生產裝置、能源、物流和基礎設施合理相連,實現前端產品(或廢棄物)與后端生資材料的對接。通過擇優挑選合作伙伴,實現資源、制造、渠道共享,在這個垂直循環一體化的生產鏈內,實現低能耗、高產能等規模效益。簡單來說,就是福華搭建平臺,筑巢引鳳、騰籠換鳥,集合優質資源,開放合作,實現共贏。
綠色發展既要制度保障,更要文化護航。福華倡導“盡責才有認同、付出才有收獲”的“責任文化”和共建共享的“分享文化”,為綠色發展注入靈魂。6月底,福華參加了中國石化聯合會組織的“責任關懷”論壇,與巴斯夫等國際巨頭們一起探討石化企業的責任關懷體系建設。5月,中國石化聯合會發起成立“化工科普聯盟”,福華作為企業代表參加聯盟成立大會并作發言。福華倡導的“責任文化”有四個層次的內容,即:福華向社會盡責,福華因感恩回饋社會而永續;福華向客戶盡責,福華為客戶創造價值而存在;福華向股東盡責,福華為股東謀求利益而壯大;福華向員工盡責,福華為員工搭建平臺而發展。福華的責任文化深入人心,每一個福華人都能從實際工作和一言一行中去踐行責任文化。
福華每年定期舉行“開放日”活動,主動邀請園區周邊群眾到公司參觀座談,認真聽取群眾的反饋意見,并作出持續改善。福華每年定期在CAC、 ACC等國際大型會議會展期間舉辦“福華論壇”、“福華交流會”,邀請國內外專家進行信息溝通和共享,積極樹立行業正面形象。福華積極加入“化工科普聯盟”公益組織,深入持久地開展化工科學普及工作,讓社會公眾更加科學客觀地認知化工,實現產業發展與社會進步的和諧共生。福華作為一家農化企業,一直在為改善化工企業的社會形象,改變社會“談化色變”的現狀作努力。
同時,福華還積極開展“扶貧助困”、“捐資助學”、“抗震救災”、“保護環境”等公益事業,先后成立福華助學基金、福華更生扶助基金和福華慈善基金。福華的公益事業走上了一條規范化、制度化的可持續發展道路。